金融安防行业特征与经营模式和产业链分析
发表时间:2015-06-02 点击次数:1889
一、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周期性
我国金融安防行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行业周期性与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发展的周期性紧密相关。根据行业经验,金融安防设备五年左右进行一次设备更新和升级,因此,在分享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来红利的同时,设备更新和升级也将为本行业带来持续的需求。
2、区域性
从需求市场来看,早期金融安防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华北等经济发达地区,但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这些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面扩大及全国范围内自助银行的普及,金融安防产品在其他地区的销售必将逐渐增长。近两年金融安防的营销重点也开始逐渐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扩展,整体市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东北内陆逐渐扩大。
从设备制造商的分布来看,经过长期发展,在地域分布上形成了以电子安防产品生产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珠三角”地区、以高新技术和外资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集成应用、软件、服务企业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环渤海”地区三大产业集群。
除三大安防产业集群外,近年来,国内还形成了福建区域制造中心、武汉城市圈、成渝经济区等新兴的安防产业群体。
3、季节性
金融安防系统大部分由各银行总行或省级分行或独立核算单位统一招标采购,企业业务开拓主要取决于能否入围银行招投标。银行用户通常在每年上半年制定采购计划,然后经过方案审查、立项批复、请购申请、招投标、合同签订等严格的程序,年度资本开支如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的验收和结算等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受上述因素影响,金融安防项目的季节性特点明显。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安防市场运营及发展预测报告》
二、行业经营模式
目前,金融安防行业的消费主体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邀标或公开招标的招投标方式采购,其招标组织机构分为银行机构或银行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包括金融安防设备招标和系统工程招标两种类型。
银行招标包括公开招标和邀标两种形式,公开招标指银行机构在公开媒体发布招标信息,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进行的招标方式;邀标是指招标银行直接对投标单位进行投标邀请,其表现为两种形式:如果招标银行的上级行或前期已经经过资格入围招标的,在已入围企业中进行邀请招投标的形式;银行根据项目的要求自行邀请符合条件的设备提供商、集成商、工程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参与招投标的形式。
设备招标对象分为设备制造商或代理商,国内设备制造商销售主要为直销模式,直销模式下设备制造商一般有直销给金融机构或工程商两种形式,两种形式存在是因为金融机构的安防设备招标可以是集中采购形式也可以是设备入围形式,系统工程zui终由工程商实施完成;工程招标对象分为工程商、集成商或解决方案提供商,由中标供应商负责采购其他入围设备提供商的设备,工程实施与售后服务*由工程商/集成商/解决方案提供商承担。
金融安防产品定制性强,产品开发、实施、售后服务的周期长于其他应用领域的周期,其中仅质保期售后服务一个环节就需要维持1-3年。质保期满后,每年可收取一定的系统维护服务费用。
三、产业链分析
金融安防所需的上游零部件属于通用型电子元器件,除了集成电路(特别是DSP芯片)需从国外进口外,其余国内都有十分完备的供应市场,不存在挤占本行业利润空间的情形。而DSP芯片市场比较开放,国外厂商在技术和产品之间存在较大的替代性,相互之间竞争比较激烈,对我国采购的影响较小。
其余原材料及零部件多为大众化产品,面对充足的市场供给,企业对供应商有较大选择余地,采购议价能力较强。同时由于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主要采取订单式生产及采购模式,在参与银行招标时其投标报价中已充分考虑主要原材料的预期价格,有效避免了原材料价格波动对金融安防企业经营的影响。
下游为金融业,金融业发展规模及固定资产投资和信息化系统建设直接影响到金融安防产品的需求。目前银行安防占金融安防的94%以上,银行网点改建、迁址、设备老化升级和自助设备及自助银行建设的安防需求直接影响银行安防市场的规模,进而影响金融安防的市场容量。
首先,银行系统分支机构多、地域分布较广,为统一管理和监督,银行急需改善目前的管理模式,实现省级分行-地市级分行-县区支行、营业前端的分级管理模式,并实现对各分支机构业务流程的多级别监管控制,促使银行对安防联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的需求增加。
其次,面对日益升级的金融犯罪及银监会、*部对银行安防体系要求的逐渐提高,银行对ATM自助设备安防系统的需求会大幅度增加。
zui后,金融安防不仅为银行保卫部门实现了安全防范管理的需求,同时通过金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业务拓展功能及业务融合功能,实现金融技防系统与金融业务系统的对接,使金融技防逐步成为银行运营管理支撑的手段。